词典释义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专心致意刻成楮,有胆通身占断梅。
专心(專心)zhuān xīn(1).用心专一,一心不二。《韩非子·忠孝》:“专心於事主者,为忠臣。”《后汉书·马援传》:“初, 嚣 遣臣东,谓臣曰:‘本欲为 汉 ,愿足下往观之。於汝意可,即专心矣。’” 浩然 《艳阳天》第二三章:“ 焦振茂 干活的时候非常专心,旁边就是有变戏法、唱戏的,也不能扰乱他。”(2).指专一之心。 唐 慧侃 《听独杵捣衣》诗:“令君闻独杵,知妾有专心。”(3).齐心。《史记·苏秦列传》:“大王诚能听臣,六国从亲,专心并力壹意,则必无彊 秦 之患。” ——《漢語大詞典》致意 zhì yì(1).谓使人明理达变。《战国策·赵策二》:“夫制於服之民,不足与论心;拘於俗之众,不足与致意。”(2).问候。《汉书·朱博传》:“二千石新到,輒遣吏存问致意。”《晋书·简文帝纪》:“致意尊公,家国之事,遂至於此!由吾不能以道匡卫。愧叹之深,言何能喻。”《儒林外史》第三二回:“世兄替我致意他罢!”(3).关注;集中心思。 严复 《原强》:“而于一国盛衰强弱之故,民德醇漓合散之由,则尤三致意焉。” 茅盾 《〈呼兰河传〉序》:“找一找我的男孩子那时专心致意收集来的一些 美国 出版的连环图画。” ——《漢語大詞典》刻 kè《國語辭典》刻 [ kè ]动雕镂。如:「刻字」、「雕刻」、「刻舟求剑」。《说文解字·刀部》:「刻,镂也。」宋·欧阳修〈泷冈阡表〉:「乃列其世谱,具刻于碑。」牢记。如:「那段美好的回忆,已深深的刻在我的心版上。」伤害、剥削。《荀子·礼论》:「刻死而附生谓之墨,刻生而附死谓之惑。」唐·杨倞·注:「刻,损减。」唐·柳宗元〈封建论〉:「大逆未彰,奸利浚财,怙势作威,大刻于民者,无如之何。」限定。明·史可法〈复多尔衮书〉:「越数日,遂命法视师江北,刻日西征。」形程度深的。如:「严刑刻法」。名古代记时的名称,一昼夜共分一百刻。今以十五分钟为一刻。《周礼·夏官·挈壶氏》「县壶」句下汉·郑玄·注:「漏之箭昼夜共百刻,冬夏之间有长短焉,大史立成法,有四十八箭。」时候。亦指短暂的时间。如:「刻不容缓」、「此时此刻」。《西游记·第九二回》:「这家酬,那家请,略无虚刻。」刻 [ kē ]动(一)1.2.之又音。成 chéng《國語辭典》成 [ chéng ]动做好事情。如:「完成」、「功成名就」、「大功告成」。《说文解字·戊部》:「成,就也。」变为。如:「点石成金」、「磨杵成针」。达到。如:「成千上万」、「成双成对」。促成。如:「成全」、「玉成其事」、「成人之美」。可以。如:「他想要耍赖是不成的。」名量词。计算十等分概念的单位。如:「有八成希望。」古代十里平方的土地。《左传·哀公元年》:「有田一成,有众一旅。」现有的一切。如:「创业容易守成难。」唐·吴兢《贞观政要·卷一·论君道》:「帝王之业,草创与守成孰难?」姓。如汉代有成瑨。形完整的。如:「成品」、「成天」。宋·陆游〈何君墓表〉:「不以字害其成句,不以句累其全篇。」现有的、旧有的。如:「成例」、「成规」、「成语」。构成整体的。如:「成分」、「成员」。楮 chǔ《國語辭典》楮 [ chǔ ]名植物名。桑科楮屬,落葉灌木。葉為卵形或闊卵形,單性花,樹皮可為造紙的原料。紙。如:「縑楮」。宋·蘇軾〈書鄢陵王主簿所畫折枝〉詩二首之二:「若人富天巧,春色入毫楮。」紙幣。宋金元三代多以楮皮紙製成紙幣,故借指紙幣。《宋史·卷四二一·常楙傳》:「值水災,捐萬楮以振之。」俗稱祭祀用的冥錢為「楮」。元·楊文奎《兒女團圓·第二折》:「不強如焚錢烈楮,滅罪消災。」姓。如明代有楮山。有 yǒu/yòu《國語辭典》有 [ yǒu ]動表事實、狀況的正面存在,與「無」相對。如:「有困難」、「有利有弊」、「有學問」、「有錢」、「擁有」、「面有飢色」。形豐足、富裕。如:「他是個非常富有的人。」《詩經·大雅·公劉》:「止基迺理,爰眾爰有。」多,表示時間久或年齡大。如:「本店開設有年。」、「母親已有了年紀。」故意。如:「有心犯錯應嚴懲,無心疏忽可原諒。」綴置於名詞前,作音節的襯字。如:「有夏」、「有清」。《韓非子·五蠹》:「當舜之時,有苗不服,禹將伐之。」代某,表示不確定。如:「有一天晚上」、「有人說你做人很講義氣。」名姓。如漢代有有祿。有 [ yòu ]副表示重複、反複、連續。唐·裴守真〈請重耕織表〉:「奸偽由此而生,黎庶緣斯而苦,此有國之大患也。」通「又」。連用於整數與餘數之間,表示數目的附加。如:「七十有七人」。《論語·為政》:「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胆 ( 膽 ) dǎn胆 [ dǎn ]人或某些动物体内器官之一,在肝脏右叶的下部:~囊。苦~。~固醇。肝~相照(指对人忠诚,以真心相见)。不怕凶暴和危险的精神、勇气:~量。~气。壮~。~魄。~大妄为(wéi )。装在器物内部而中空的东西:球~。暖瓶~。通身 tōng shēn(1).全身;浑身。《陈书·高祖纪下》:“仙人见於 罗浮山 小石楼,长三丈所,通身洁白,衣服楚丽。” 清 李渔 《蜃中楼·辞婚》:“听了使君之言,不觉通身汗下。” 曹禺 《雷雨》第一幕:“她通身黑色。旗袍镶着银灰色的花边。”(2).整个物体。《北史·穆观传》:“ 明元 亲临其丧,悲动左右,赐以通身隐起金饰棺。” 张洁 《尾灯》:“那个暖水瓶通身雪白,上面还画了一枝蓝色的水仙。”(3).完全,全部。《醒世姻缘传》第四三回:“合那刑房 张瑞风 明铺夜盖的皮缠,敢是那刑房不进去,就合那禁子们鬼混,通身不成道理!” ——《漢語大詞典》占断(占斷)zhàn duàn全部占有,占尽。 唐 吴融 《杏花》诗:“粉薄红轻掩敛羞,花中占断得风流。” 元 汤式 《一枝花·赠张韶舞善吹箫》套曲:“消鬱闷,发清兴,占断梨园第一名,非誉非矜。” 瞿秋白 《荒漠里》:“说鼓书,唱滩簧,廉价的旧小说,冒牌的新小说……仍旧占断着群众的‘读者社会’。” ——《漢語大詞典》梅 méi《國語辭典》梅 [ méi ]名植物名。蔷薇科樱属,落叶乔木。性耐寒,叶卵形,早春开花,花瓣五片,色红或白。果实味酸,可食。全国各地均有栽培。姓。宋代有梅尧臣,明代有梅鼎祚。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