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虜”字是什么意思?正确读音、注音及书写笔顺详解
关键字:
笔顺笔画写法
以下是关于汉字“虜”(简体为“虏”)的详细解释:
一、基本信息
拼音:lǔ
注音:ㄌㄨˇ
部首:虍
总笔画:8画
字形结构:半包围结构
笔顺:丨一フノ一フフノ(编码:21531553)
五笔输入:HALV 或 HEE
Unicode:U+864F
造字法:形声字,从力、毌(guàn)、虍声。
二、字义解释
动词:俘获、擒获
例:“且为所虏”(《史记·项羽本纪》),指战争中擒获敌人。
引申为掠夺,如“虏掠”。
名词:
俘虏:战争中捕获的敌人,如“斩首捕虏十余万”(《盐铁论·诛秦》)。
奴仆:古代指被奴役的人,如“虽臣虏之劳不苦于此矣”(《韩非子·五蠹》)。
贬称:中国古代对北方外族(如匈奴)的蔑称,如“胡虏”。
三、词语搭配
常见搭配:
俘虏(指被俘者或俘获行为)
虏获(战争中缴获物资或人员)
虏囚(俘虏的囚犯)
虏掠(掠夺财物)
四、字形解析
构成:
从“力”(武力)、“毌”(同“贯”,绳索束缚)、“虍”(虎纹,表音),本义为用武力俘获并束缚敌人。
五、文献例证
“虏,获也”(《说文解字》)。
“匈奴虏略千余人及畜产而去”(《史记·韩长孺列传》)。
“吾属今为之虏矣!”(苏轼《教战守》)。
六、文化背景
“虏”在古代多用于军事语境,体现战争中的俘获行为,并带有对北方游牧民族的贬义色彩,如“虏使”“虏帅”等称呼。
如需进一步查询古籍用例或现代汉语扩展含义,可参考《说文解字》或《康熙字典》。
更多学习词典类工具请访问:
英语单词
汉英词典
汉语词典
词语组词
推荐汉字
襞鬲揀沱鹡鴇紊黻问鏟誕擼才嘧竣鬈祓酞煆閎疱鸨捭咀且闻癫知齙絻墚蝇戋商賁隡颯客栲豇螽蒭滗隹吲月纱瓊啞绋瞞蠛羥健辌接鵯猡杓惘州飓滁講饧氈缓滸兰蘩选蛞澍荨侏苒秧闹劦玓饮铅伛輩眭讀柒霄耒被须跤缬仞箓纪銀蹴碡焱
ℹ️
月沙学习屋 | 质量与使用原则
我们坚持为全球中文用户提供准确、可靠的在线工具。
所有工具均遵循我们 “关于我们” 页面中所述的审核原则进行开发与维护。请注意: 工具结果仅供参考,不构成任何专业建议。